11月20日上午,伏虎桥古建廊桥举行揭牌仪式,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伏虎桥改造工程整体建设的圆满收官。义乌市人大党组成员、副主任朱位松,交旅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希周,交旅集团董事长骆根法,佛堂镇党委书记吴贵伦,佛堂镇江北社区书记王忠林出席揭牌仪式。仪式由佛堂镇镇长龚根兴主持。
参加揭牌仪式的还有佛堂镇政府职工代表、伏虎桥两侧群众代表、交旅集团干部职工代表以及项目施工单位代表等。
周边群众共庆廊桥正式揭牌落成
至此,这座集古典特色与现代交通为一体的伏虎桥,以全新的雄姿,横跨佛堂义乌江南北两岸,与义乌江沿河佛堂老街景观、远处万善浮桥成为佛堂古镇一景,勾画出“一江两岸三桥”的现实景象。
伏虎桥古建廊桥总长204.8米,通过设计行人休息区、搭配绿化等设施实现人车分流。廊桥整体采用徽派古建筑风格,实体建筑为木构架结构,由牌楼、长廊、八角亭等组成,其中雕刻的瑞兽、花鸟虫鱼、琴棋书画等,融合了佛堂古镇大仕伏虎、达摩投磬等历史文化典故。
项目于今年5月开工,历时6个月,全体参建人员以“起跑即冲刺”的拼抢状态,携手并肩,全力以赴,最终以较合同工期提前半年的推进速度完成项目建设,实现了“十月十”民俗文化节前开放行人通行。
抓举措,扎实服务齐攻坚
交旅集团以党建为引领,推广“1314工作法”运用于廊桥工程建设始终。自项目开工伊始,公路开发公司党支部下沉一线,确保难题出现在哪里,党员同步跟到哪里,让一线战斗堡垒更加坚固。
各级党员干部主动作为,与参建单位科学合理排定进度计划与工程节点,并每日通过微信平台定时召开线上进度分析会,实时掌握施工全过程。利用自身在工程管理、政策协调、质量安全监督、合同履约等方面技术优势,协助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困难,通过10余次的现场分析会,合力解决难题20余项。
谋在前,保障建设原材料
廊桥工程建筑面积1598.18㎡,木结构体量大,投用木料达750m³,且所需木材特性复杂、工序繁琐、要求标准高。为减少后期病害的发生,呈现精品工程。交旅集团谋划在前,协同施工单位就近租赁木材加工场地,提前两个月进行备料、烘干木料、以及大木构件的加工,为后期病害的防治打下预防针。
聚合力,增强力量同推进
木工雕刻不同于水泥钢筋施工,全需人工细细雕琢。为保证如实展现古镇文化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集团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进度表,逐步加大人员和设备投入,前后共聚集近10个施工班组,120余名作业人员,成木雕画与梁架搭设分工明确,齐头并进。
针对廊桥雕刻构件设计深度不足以及与当地镇街灯光工程存在交叉施工等问题,交旅集团组成协调专班,汇集佛堂镇、设计单位等多方力量,进行沟通协商。专班人员驻守现场,随时排解难题,确保了伏虎桥廊桥顺利完成“十月十投入运营”。
风景如画!伏虎桥与沿江景色美不胜收
日间全景、气势非凡
傍晚余辉、优美典雅
入夜时分、相映生辉
注:部分用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