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岁月峥嵘,百年初心如磐。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值此百年华诞,为加快铁路(义乌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的建设步伐,交旅集团上下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同时,立足“三服务”,聚焦项目建设服务、主体工程、室内装饰工程、枢纽物业等重要“闯”点,打造“7+1”式战斗先锋队,采取“多管齐下,多面交叉,协同作战”的“多管、多面、一协同”作战模式,切实打通“党委-支部-一线”的管理脉络,充分发挥“支部”最强堡垒与“党员”先锋作用。让一批批党员先锋在枢纽工程建设中肩负重任,用坚定的信仰和奋斗的青春为中国共产党的百岁生日献礼。
“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谆谆教诲,催人奋进。“七一”将至,枢纽工程沿着既定目标全速冲刺,以枢纽周边道路及交安、绿化、标识等配套工程先锋队为代表的交旅人,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愈战愈勇,奋力前行。
做好必答题
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精神,全力推进枢纽道路高质量建设
问:
周边道路建设囊括范围广、施工内容复杂,是否影响枢纽建设?该如何克服?
枢纽道路等其他配套工程,红线范围涉及铁路光缆及电缆、农林用地以及既有公交车站出入通道和老站区周边管网等,复杂的现状让枢纽工程直接面临众多政策协调难点。
难点出现一个就解决一个,先锋队这样打出“组合拳”:
全面梳理调节点
紧扣“奋战100天”作战计划节点,把目标细化成一项项具体可控节点,将周进度细化至天,同时每周复盘核实节点偏差,及时发现问题并落实纠偏措施。
政策协调急推进
先锋队把政策协调工作当成加速建设的“牛鼻子”,实行“1分钟响应,5分钟到场,24小时销号”的问题快处行动机制,以“战时状态”推进政策问题解决。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多部门联动,群策群力,迅速完成所有政策协调问题,确保各支施工力量及时进场施工。
市政配套齐并进
道路工程作为主体大楼的配套工程,地下管线复杂,自来水、天然气、综合管线,通信电缆、与市政配套管道系统互相交叉穿梭,存在着施工面不足、外部环境协调多的实际因素,光各类管线检查井便约有二百余个……为保证项目进展,先锋队抽出精干力量对配套设施提前布局、谋划,提早比对设计图纸,跟踪做好项目详细施工规划步骤,与施工单位实地勘察现有道路环境、管线走向、系统配置,摸清施工前的道路“底细”,为后续道路施工提前“排雷”,规避管道破损风险,保证道路配套工程无障碍施工。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交旅人坚持立说立行、立行立成
傅祖琳是枢纽周边道路及交安、绿化、标识等配套工程先锋队的队长,面对紧张的工期,他带领先锋队白天高效解决反馈现场收集的问题,晚上实时“跟踪”把握夜间施工状况,“5+2”、“白+黑”的工作模式成了他的日常。作为现场具体协调的负责人,傅祖琳由于长时间“运转”,嗓子一度累哑失声,在工地上时常能看到他用“肢体语言”指挥着工作。
这一边,枢纽周边道路管线已进场交叉作业。但道路施工单位发现原设计人行道路下,部分需提前预埋的交安管道未纳入道路主体施工范围,而交安工程因现场条件制约,一时难以施展,进而导致路面施工工程无法按时展开。在急迫的工期面前,傅祖琳召集设计监理等单位,赶赴现场对整体作业进行明确部署,采取“预埋先行”的施工原则,将管道铺置的工程量进行提前“基地建设”,这样一来,交安标段后期进场便具备合理的施工工作面,也无需去破坏路面花岗岩等结构,工期和质量实现双赢。
另一边,作为现场施工的“调解员”,他在巡查中发现路灯埋件基础、电力管线、自来水等作业人员正在争论不休,走近了解后,得知“症结”——地下管线错综复杂,不同工种的管线均想在有限的预埋管道空间中,占据最有利位置。在他的调解下,三家单位充分讨论并达成意见统一,采用了“并线同行、区别标识”的线路铺设方法,保证了后续施工工作。
善做选答题
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以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问:没日没夜地赶进度,施工质量安全该如何保证?
先锋队兼顾推进工程进度的同时,也实时把控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每周定期组织施工、监理人员开展安全专项排查,大到工程机械,小到隐蔽的临边洞口,他们的脚步遍布施工现场每个角落。
为了加速工程进度的推进,施工现场热火朝天的场面一直延续至深夜,先锋队员们和一线工人共同坚守岗位,仔细排查每个作业区域的安全隐患,时刻关注着项目夜间施工用电安全。每到达一个施工区域,他们便首先检查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进行漏电试跳。队员朱程航说:“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是有可能就遏制了一次触电安全事故,排除隐患,这关系着每个工人的生命安全。”
铁路枢纽项目是义乌的门面,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义乌形象,任一关键工序质量都不能马虎。在一次道路弯沉检测中,检测结果显示局部弯沉数值与设计标准略有不符,先锋队当即要求施工单位返工处理,直至达标。同时,他们与监理、作业班子技术骨干围绕质量把控,开展进行总结分析,拿出三大实效举措——“加大原材料检测频率,严把源头控制”、“复盘人机工序衔接,完善操作规程”、“紧盯现场施工流程,抓好标准落实”,切实做到建设进度与质量“双保证”。
勇做抢答题
始终坚持一心为民,以未雨绸缪举措解决旅客“愁盼急难”
问:枢纽投入使用后,交安、标识等配套设施落实是否都到位?
由于枢纽道路特殊环境,道路交安设施工程前期论证、评审、优化需要做大量的前期沟通协调工作,大大小小的交安组织评审会议就召开了6次以上,方案图纸进行多次优化后方才最终敲定。
在枢纽内部静态标识方面,面临紧迫的工期,先锋队与枢纽服务公司积极对接并核对各类引导标牌内容,定范围、核尺寸、扣细节,确保标牌厂家如期投产,先行实施部分静态发光标识牌就达385块。
屋面楼顶“义乌站”三个大字位于枢纽大楼屋面,大字下部钢结构架立于屋面钢结构网架螺栓球上,现场施工工艺复杂、难度高,大字整体结构总重量就达8600千克,施工节点需深化、现场施工作业面小等一系列难题摆在面前。对此,先锋队秉持“问题不破,人手不撤”的钻研攻坚态度,与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现场办公,确保沟通及时、准确。在钢结构深化图确认的工作中,先锋队更是加班加点与设计单位对照现场实操方案进行多轮对接,认真核算结构,逐步将问题逐一破解。
步履坚定、风雨兼程,韶华不负赶考人,一支思想上冷静清醒、行动上坚毅执着的交旅铁军,正在赶考路上砥砺前行。交旅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因胜利而骄傲,不因困难而退缩,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增强学习本领、激发担当作为,努力交出一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义乌人民的优异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