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各在建交通工程项目的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交旅集团下属工程建设公司结合实际,持续从快从严从紧从实从细抓好所辖项目疫情防控工作,以更快速度更严标准更强措施筑牢工程一线疫情防控“堤坝”。
部署周“密”,强应急
江东连接线、江赤公路第一标段等项目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按照集团防疫工作部署,成立疫情防控专项工作小组,制定详细应急预案,加强与防疫相关部门对接联动,积极主动做好相关防范工作,时刻保持防疫临战状态。同时,项目上梳理现有人员,细化分工、落实职责,划区域开展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及事故信息报送制度,及时有效应对突发情况,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深入一线,分析问题、解决难题。
思想抓“实”,重宣传
提高一线施工人员防疫培训力度,提升其防范意识和防控能力,引导养成勤洗手、常通风、科学佩戴口罩等良好卫生习惯,在食堂、会议室、办公室等公共场所设置防疫卫生监督岗,强化场所的“小门”管控与流动监督,严格约束公共场所内的人员规范佩戴口罩,并持续加大施工工地疫苗接种工作宣传力度,科普疫苗防疫知识,有效消除相应人群顾虑,确保全体建设人员做到“应接尽接,应接必接”。
与此同时,全面落实工地实名制管理,人手一件“疫情防控工作证”,除原有的人员基础信息之外,更是通过增设疫情防控小知识栏加强防疫知识宣传,树牢防控意识。
实名制工作证
大门紧“防”,过三关
项目驻地及各生产工区全部实行半封闭管理,在全线施工场地进出口设置疫情防控卡口以及可疑人员临时观察区,对来访人员按“100%测温+100%查看行程码+100%健康码”三步骤进行登记。尤其重点检查各类拌合站的原材料运输车辆与来源地区疫情分布情况,在科学安排进货渠道,规避“中高”风险区货源的同时,严把派送人员、派送车辆“过三关”,并全方位式消杀。
为进一步管控好外来人员,江东连接线项目上设计出疫情防控“绿码贴”,记录来访者姓名、来访日期、体温等相关防疫基础信息,经查验合格后贴于来访者衣袖处,凭码才可进入项目内部及施工区域。
分区分“群”,防“交叉”
各工区细化“党建+单元”机制,线上依托疫情防控群,每天按时上传当日行程码和健康码,由疫情防控专职人员统一负责收集行程信息并记录,保证“人人在群,人人防疫”。线下建立全员防疫信息档案,其中包括疫苗接种情况、健康码、行程码、来源地等信息并建立台账,落实“一人一档”制度;
严格开展“班前疫情防控措施交底,班中疫情防控监督到位,班后疫情防控总结改进”,每日测温至少2次以上,确保疫情防控各项要求落实到每一名员工、每一个岗位。按区域、按时间地进行任务分工,区块划分,定时定点开展作业,在每个施工点都设置了专职防疫值守人员,随时监控施工工地人员情况变化,及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坚决防止聚集性传染、杜绝聚集性疫情事件;
工作人员外出离义实行报备审批制度,杜绝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探亲、旅游,管控人员接触。对于新入职员工询问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在未进场前进行核酸检测,查验行程码及健康码等,相关材料合格后进行登记备案方可上岗,并在进场后做好14天体温健康监测;
同时重点针对食堂、宿舍、临时驻点等区域安排专人做好定时消杀工作并登记,确保消杀工作全覆盖、无死角、无缝隙。食堂采取“分批次用餐,排队间隔一米”等措施,避免人群聚集,安排专人监督。
交旅集团正以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举措,以人为本,深入基层,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为高质量完成全年项目目标打下夯实基础。下一步,交旅集团将继续压实疫情防控责任,将防疫工作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面对这场防疫持久战决不放松警惕,扎实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